跳至主要內容

    「… 稍後東風增強(及有幾陣雨)」之天氣預測

    「… 稍後東風增強(及有幾陣雨)」之天氣預測

    韓啟光
    2014年6月

    冬春之際,若來自北方的冷空氣採取較為偏東路徑,即沿中國東南沿岸南下,季候風一般會以「東風潮」的形式抵達本港。當冷空氣遇上溫度和濕度較高的氣團時,後者因密度較低會被抬升,所含水分因而冷卻凝結(圖一)。若大氣條件配合適宜,「東風潮」的前沿往往伴有一道細長的雲帶,經過之處雲量一般會突然增多甚至有雨,因此是天氣預報員重點監測的對象。
    圖一
    圖一   冷空氣前沿產生抬升作用示意圖
    2014年1月26日的一次「東風潮」抵達本港時的天氣轉變,剛巧被高分辨率的極軌衛星捕捉得到。從圖二可見,與一股清勁東風相關的雲帶於當天下午2時左右到達本港東部水域,橫瀾島所錄得的風速亦由每秒2至3米急速上升至約每秒10米。
    圖二
    圖二   美國太空總署地球觀測系統(EOS)於2014年1月26日下午拍攝的真彩衛星圖像(上)顯示與「東風潮」相關的雲系正橫過本港東部水域。同時,天文台自動氣象站的記錄顯示橫瀾島(綠色箭咀所示)之風勢轉趨清勁(下)。
    是次「東風潮」相關的雲系影響範圍較為細小,在香港附近的寛度只有約十公里或以下,較很多全球或區域預報模式的水平分辨率為小。圖三顯示高分辨率數值預報模式成功模擬是次「東風潮」相關的雲系,因此要準確模擬尺度如此細小的系統引致的天氣變化,高分辨率數值預報模式是非常有用的工具。
    圖三
    圖三   高分辨率數值模式對2014年1月26日東風潮抵達珠三角一帶時的雲量分佈預測。預報顯示,一道南北走向的雲帶將於當日下午2時左右抵達橫瀾島一帶,而珠三角東西兩岸的雲量分佈預測亦與衛星觀測(圖二)頗為相近。
    QR code